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屬香港十大癌症非何傑金氏淋巴癌中最常見嘅類型之一,而此病病程進展甚快,有機會在頸部、腋下、鼠蹊部等較容易摸得到的淋巴結位置迅速長出腫塊,或在身體其他器官的淋巴組織急速增生。
幸運的是,近日有國際臨床研究發現近日有國際臨床研究發現,在抗CD20標靶藥物配合化療的治療組合基礎上,加入抗CD79B抗體藥物複合體,可用於剛確診的患者身上 ,並已獲歐洲多個專業組織包括歐洲藥品管理局(EMA) 4 , 5 , 6 , 7 等認可作為一線治療。
國際預後指數協助識別較高風險患者
過往,醫學界也發現部分DLBCL患者對傳統一線治療無效或較容易復發,例如帶有C-MYC及BCL2或BCL6基因突變的患者,或者國際預後指數(International PrognosticIndex,IPI)較高等,惟過往這類患者在傳統治療以外,並沒有其他較理想的治療選項。但隨著雙標靶治療成為DLBCL的一線治療選項,患者有需要掌握個人的復發風險,以在一線治療黃金期,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。廖崇瑜醫生以IPI為例,患者只需要
「多元新態度」免費抗癌關懷計劃 助DLBCL患者成功走過治療復康路
此感到焦慮不安。香港骨髓移植復康會(髓康會)主席梁嘉兒女士指出,不少DLBCL及其他淋巴癌患者在抗病過程中,都希望對治療、病情進展及身體變化有更多的了解及掌握,以好好適應及安排患病後的生活。此外,同路人同盟秘書陳偉傑先生也表示,DLBCL患者也如其他癌症患者般,因為擔憂病情而出現焦慮、抑鬱等情緒,如未能得到適當的紓解,或會「鑽牛角尖」而自困愁城。
有見及此,髓康會、同路人同盟與羅氏大藥廠合作推出「多元新態度」抗癌關懷計劃,為剛確診的DLBCL及B細胞淋巴癌患者免費提供多方位支援計劃。計劃邀請了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、臨床心理學家及註冊營養師,以小組形式為患者及其照顧者提供諮詢服務,協助他們渡過從積極治療到康復路上的困難,增加抗癌信心。報名詳情可瀏覽「淋危不亂」lymphoma.hk,或WhatsApp至6316 0566。
發表迴響